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一线,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成人,国产精品国产亚洲精品看不卡,国产精品精华液网站,日韩av无码免费大片bd

聯系我們

公司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成華區杉板橋路669號12棟1單元16樓1605號
聯系電話:028-89992818  13518163260
郵箱:1065997656@qq.com

行政事業單位全過程預算績效評價及管理規程 附指標體系和評分標準體系

一、確定績效評價對象

績效評價對象由各級財政部門和各預算部門(單位)根據績效評價工作重點及預算管理要求確定。預算部門年度績效評價對象由預算部門結合本單位工作實際提出并報同級財政部門審核確定,也可由財政部門根據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和年度工作重點等相關原則確定。目前項目入庫前是需要填寫預算項目績效目標的,因此針對相應的項目也應該開展項目的績效評價。

二、下達績效評價通知

一般情況下,財政部門和各預算部門(單位)在實施具體評價工作前,應下達評價通知,內容包括評價任務、目的、依據、評價時間和有關要求等。

三、確定績效評價工作人員

由財政部門、被評價對象主管部門抽調單位成員或聘請專家、中介機構等第三方組成績效評價組織機構,負責績效評價工作的組織領導。財政部門應當對第三方組織參與績效評價的工作進行規范,并指導其開展工作。

四、制訂績效評價工作方案

財政資金績效評價方案由財政資金績效評價組織機構根據評價對象的特點,擬定具體工作方案。工作方案的基本內容包括:評價對象與負責人、評價目的、評價的依據、評價指標、評價標準、評價工作的時間安排、擬采用的評價方法、擬選用的評價標準、需要被評價對象及單位準備的評價資料及相關工作要求。

五、收集績效評價相關資料

評價小組根據需要,采取要求被評價對象單位提供資料、現場勘查、問卷調查與詢問等多種方式收集基礎資料。基礎資料包括績效評價對象的基本概況、財務信息、統計報表、財政資金使用情況、績效自我評價報告等。

六、對資料進行審查核實

對于收集的基礎資料和相關數據,績效評價小組成員應當深入實地核實有關數據的全面性、真實性,進而整理出可供財政資金績效評價之用的相關資料和基礎數據。

七、綜合分析并形成評價結論

評價資料整理出后,評價小組按照評價方案的要求進行評價工作,并作出評價的初步結論,該結論經評價單位審核后作為提交評價報告的依據。如果在評價工作中遇到疑難問題,可以聘請有關專家予以論證。

八、撰寫與提交評價報告

評價報告是評價工作的成果,也是對被評價對象財政資金績效情況的結論性報告。財政部門和預算部門開展績效評價及財政資金具體使用單位應當按照本指南的規定提交績效報告。預算部門應當對績效評價報告涉及基礎資料的真實性、合法性、完整性負責。財政部門應當對預算部門提交的績效評價報告進行復核,提出審核意見。

九、評價結果反饋

制定評價結果反饋通知書,及時將績效評價結果反饋到預算單位,與預算單位就績效評價結果進行積極的溝通,進一步完善評估報告。預算單位根據績效評價結果,就有關問題積極整改,進一步完善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規范支出行為,降低支出成本,增強支出責任。

十、建立績效評價檔案

績效評價工作完成后,績效評價實施機構應進行工作總結,將工作背景、基本情況、初步結論、審核認定結果、評價工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及政策與制度完善建議以書面材料等形式,上報績效評價組織機構備案。績效評價組織機構應妥善保管有關資料,建立財政資金績效評價檔案。對于涉及專項資金使用或工程項目的財政資金績效評價報告及相關數據,應當建立項目庫,進行動態性管理,以備對項目后續績效的進一步評價。


單位全過程預算績效管理規程

績效評價本質仍然是預算管理,是對現有預算管理模式的改革與完善。管理過程中融入績效理念,使績效評價與預算編制、執行、監督一起成為預算管理的有機組成部分,逐步建立和完善“預算編制有目標、預算執行有監控、預算完成有評價、評價結果有反饋、反饋結果有應用”的預算績效管理機制。

算績效管理,主要包括事前績效評估、績效目標管理、績效運行監控、績效評價和結果應用等。

第一階段:預算編制階段(上年6月初至上年12月上旬)

1、事前績效評估

(1)事前績效評估是指運用科學合理的評估方法,就預算項目立項必要性、投入經濟性、績效目標合理性、實施方案可行性和籌資合規性等內容進行重點論證。

(2)事前績效評估階段包括確定評價對象、成立評價工作組、確定評價機構、制定績效評價工作方案和下達評價通知。

(3)事前評估的主要依據。

(一)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

(二)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確定的重大戰略決策部署、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規劃和方針政策等。

(三)省級以上財政部門制定的預算管理制度、資金及財務管理辦法等。

(四)省級部門單位的職責、年度工作計劃和中長期發展規劃等。

(五)相關行業政策、行業標準及專業技術規范等。

(六)其他依據。

(4)事前績效評估內容

名稱

主要內容

立項必要性

主要評估項目設立是否符合黨和國家以及地方黨委和政府的重大決策部署,是否貫徹落實主管部門行業發展規劃及年度重點中心工作,是否有迫切的現實需求和確定的服務對象,是否屬于財政資金支持范圍等。

投入經濟性

主要評估項目投入產出比是否合理,項目支出測算依據是否充分,成本控制措施是否科學有效等。

績效目標合理性

主要評估項目績效目標是否明確,是否與行業發展規劃、計劃相符,是否有明確的產出和效益,績效指標是否細化、量化、可衡量,指標值是否合理、可評價等。

實施方案可行性

主要評估項目實施方案是否合理可行,是否明確組織管理、職責分工,是否制定有效的過程控制措施,是否建立保證項目績效可持續發揮作用的配套機制等。

籌資合規性

主要評估項目資金來源渠道、籌措程序是否合規,財政投入方式是否合理,籌資風險是否可控等。

2、績效目標設定

(1)績效目標是指預算資金計劃在一定期限內達到的產出和效果,是建設項目庫、編制部門預算、實施績效運行監控、開展績效評價等的重要基礎和依據。

(2)預算單位編制績效目標,應事前梳理項目信息,預計一定時間能達到的產出和結果。其次收集基準數據,構建項目的邏輯模型。目標設定做到指向明確、具體細化、合理可行。

(3)“一上”預算應完成績效目標的設定和審核工作。按照“誰組織項目實施、誰編制績效目標”的原則,各部門各單位結合職能設定、發展規劃和年度工作重點,編制績效目標和指標,并確定合理指標值。績效主管部門組織對績效目標的“完整性、相關性、適當性、可行性”等進行審核后,隨同“一上”部門預算報送。

“二上”預算主要是按照“一下”預算控制數和相關要求進一步調整完善績效目標。

(4)績效目標應當清晰反映預算資金的預期產出、效益和滿意度,與預算支出內容和預算總量相匹配,并符合以下要求:

要求名稱

具體要求

指向明確

績效目標要符合行業發展規劃,并與預算支出內容、范圍、方向、效果等緊密相關。

細化量化

績效目標應當從數量、質量、成本、時效以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可持續影響、滿意度等方面進行細化,盡量進行定量表述。不能定量的,可采用可衡量的定性表述。

合理可行

設定績效目標時要經過調查研究和科學論證,符合客觀實際,能夠在一定期限內實現。

對應匹配

績效目標要與計劃期內的任務數或計劃數相對應,與預算確定的投資額或資金量相匹配,與預算支出標準相適應。

3、事前評估方法、方式

事前評估方法,包括成本效益分析法、對比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公眾評判法、文獻法等。

事前評估的方式。包括專家咨詢、問卷調查、現場調研、召開座談會等方式。

4、事前評估結果

包括評估結論和評估得分兩部分。評估結論分為建議予以支持、建議調整完善后予以支持和不予支持三種。

第二階段:預算績效運行監控(當年8月1日~9月30日)

1、績效運行監控是指在預算執行過程中,對預算執行情況和績效目標實現程度開展的監督、控制和管理活動。主要包括單位監控、部門監控和財政部定期監控。

2、績效主管部門按照財政部門相關規定,組織對1-7月份績效目標執行情況進行監控分析,各部門各單位按照要求,整理分析和填報相關報表。各部門各單位根據績效監控結果,及時開展整改落實工作。

績效主管部門結合單位黨組確定的年度重點中心工作,確定部門重點監控項目,實行預算執行進度和績效目標實現程度“雙監控”。加強監控信息收集和分析,建立分類預警機制,指導督促各單位加快預算執行,實現績效目標。

3績效監控的內容。

績效目標完成情況

一是預計產出的完成進度及趨勢,包括數量、質量、時效、成本等。二是預計效果的實現進度及趨勢,包括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和可持續影響等。三是跟蹤服務對象滿意度及趨勢。重點關注項目執行是否與績效目標一致、執行效果能否達到預期。

預算資金執行情況

包括預算資金撥付情況、預算執行單位實際支出情況以及預計結轉結余情況。重點關注相關預算管理制度落實情況、項目預算資金使用過程中的無預算開支、超預算開支、擠占挪用預算資金、超標準配置資產等情況。

其他

其他需要實施績效監控的內容

4績效監控方法。

績效監控采用目標比較法,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結合的方式,將績效實現情況與預期績效目標進行比較,對目標完成、預算執行、組織實施、資金管理等情況進行分析評判。

5、績效監控結果運用

結果作為以后年度預算安排和政策制定的參考,各部門單位績效監控工作情況作為部門預算管理績效綜合評價的重要內容。

第三階段:預算績效評價及工作總結(翌年1月1日~6月30日)

1、項目績效評價

項目績效評價是指根據設定的績效目標,依據規范的程序,對預算資金的投入、使用過程、產出與效果進行系統和客觀的評價。項目績效評價分為單位自評、部門評價、財政評價。

(1)    開展單位自評。

各部門各單位針對預算批復時確定的績效目標,開展單位自評,填報績效自評表,對總體績效目標、各項績效指標完成情況以及預算執行情況進行自評,績效主管部門加強對自評結果的審核,各部門各單位應當對自評結果的真實性和準確性負責。

(2)    組織部門評價。

組織開展評價工作程序包括前期準備、評價實施、完成報告及結果反饋四個階段。按照“先各部門各單位自評,后組織部門評價”的方式,對項目預算支出績效進行評價。

(3)    配合財政評價。

財政評價指財政部門對預算部門的項目組織開展的績效評價。各部門各單位應配合財政評價工作。

2、部門整體績效評價

(1)開展單位自評。各部門各單位針對預算批復時確定的績效目標,開展單位自評,填報績效自評表,對總體績效目標、各項績效指標完成情況以及預算執行情況進行自評,績效主管部門加強對自評結果的審核。各部門各單位應當對自評結果的真實性和準確性負責。

(2)組織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評價。績效主管部門組織開展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評價,組織開展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評價工作程序包括前期準備、評價實施、完成報告及結果反饋四個階段。運用科學、規范的績效評價方法,對照統一的評價標準,按照績效的內在原則,對部門整體財政支出行為過程及其效果進行科學、客觀、公正的衡量比較和綜合評判。

3、績效工作總結

(1)年度預算執行結束后,績效主管部門根據要求組織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總結,報送績效總結報告。

(2)績效評價工作總結的內容。

一是總結報告——通過項目決策、項目管理、項目績效的共性指標,設計特性指標,建立項目評價指標體系,反映從決策、管理到效益全過程的評估,簡單地說就是做項目決策、投入、產出、效益、效率的總結。

二是調研報告——采用的方法更多是用調研的方式,通過大量一對一訪談問卷取得基礎數據。

三是診斷報告——診斷財政政策和管理存在的問題,為政策制定和完善管理提供支撐。

四是咨詢報告——為政策制定者和管理者提供有用的信息,為財政政策的決策和管理提供決策依據和改進完善的建議。

        (3)嚴把報告和數據質量關。

績效評價收集到的基礎數據的真實性,是績效評價的生命線。在績效評價過程中積極采取措施,重視樣本數據對評價準確性支撐作用,

注重數據真實可信,確保評價結論客觀、公正、準確,更好體現績效的權威性和約束力。

第四階段:預算績效評價結果運用(翌年7月及以后)

1、完善各項管理制度。

包括預算管理制度、內部控制制度和績效考評管理制度等,建立一體化制度體系,優化管理流程,為更好地完成績效評價工作奠定良好的保障基礎。

2、必要的技術支撐和良好的服務保障

單位組織和配備有專業勝任能力的評價工作人員,聘請專家、專業技術人員和專業機構參與預算部門績效管理全過程,通過加大績效信息公開的方式,有效的推進績效評價工作。

3、、績效評價結果應用

績效管理工作結果應用是指利用績效管理工作形成的績效目標、績效監控、績效評價等績效信息,采取考核、反饋、激勵約束、信息公開等方式,指導和督促單位提升績效管理水平,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

預算績效自評價結束后,在15個工作日內公開公示結果,接受監督。把績效評價結果應用與預算編制、管理結合起來,建立健全激勵約束機制,深入踐行“花錢必問效、無效必問責”的理念。

各級財政支出績效評價管理機構,作為績效評價工作的指導部門,牽頭對財政支出績效評價制度、評價標準和評價方式進行統一性的管理,指導各個部門針對性的實施財政支出績效評價工作,進而確保績效評價工作穩定開展。

績效主管部門應當總結分析績效管理中發現的問題,及時反饋單位,提出整改要求,督促相關單位整改落實;各部門各單位應當組織整改工作,明確責任人,制訂整改措施,確保按時保質保量完成整改。



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和評分標準體系

附件1






中央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和評分標準(2022年度)

一級指標

二級指標

評分點

分值

評分標準

考評方法

資產管理效果指標
(40分)

人均資產占有情況

(1)人均辦公家具占有率

5

人均辦公家具占有率=部門辦公家具人均占有水平÷中央國家機關辦公家具人均占有水平。分別計算辦公桌、辦公椅、書柜、文件柜、沙發5類辦公家具人均占有率。設某類辦公家具人均占有率為X,則:
①X≤1,得1分;
②1<X≤1.2,得0.5分;
③X>1.2,不得分。


部門以資產實際數據為基礎,借助中央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服務平臺,自行測算評定績效得分。國管局組織集中評審,通過材料審查、現場檢查和專項抽查等方式,對各部門報送的自評分數進行審核。

(2)人均辦公設備占有率

5

人均辦公設備占有率=部門辦公設備人均占有水平÷中央國家機關辦公設備人均占有水平。分別計算臺式計算機、便攜式計算機、打印機、傳真機、復印機5類辦公設備人均占有率。設某項辦公設備人均占有率為X,則:
①X≤1,得1分;
②1<X≤1.2,得0.5分;
③X>1.2,不得分。

固定資產增長情況

(3)辦公家具增長率

3

辦公家具增長率=(年末辦公家具原值-年初辦公家具原值)÷年初辦公家具原值×100%。以中央行政事業單位平均辦公家具增長率N作為參照值,部門辦公家具增長率X按以下標準評分:
①X≤0,得3分;
②0<X≤N,得2分;
③N<X≤2N,得1分;
④X>2N,不得分。

(4)辦公設備增長率

3

辦公設備增長率=(年末辦公設備原值-年初辦公設備原值)÷年初辦公設備原值×100%。以中央行政事業單位平均辦公設備增長率N作為參照值,部門辦公設備增長率X按以下標準評分:
①X≤0,得3分;
②0<X≤N,得2分;
③N<X≤2N,得1分;
④X>2N,不得分。

(5)人均固定資產增長率與同期中央財政收入增長率比較情況

3

人均固定資產增長率=(年末固定資產人均價值-年初固定資產人均價值)÷年初固定資產人均價值×100%。設人均固定資產增長率為X,同期中央財政收入增長率為N,則:
①X≤0,得3分;
②0<X≤N,得2分;
③N<X≤2N,得1分;
④X>2N,不得分。

資產調劑利用情況

(6)部門內部資產調劑利用率

2

部門內部資產調劑利用率=從所屬單位調入資產數量÷本部門年度資產配置總量×100%。設部門內部調劑利用率為X,則:
①X≠0,或當年未配置資產或無下屬單位的,得2分。
②X=0,且本部門當年發生資產配置行為,并有下屬單位的,不得分。

(7)部門之間資產調劑利用率

5

部門之間資產調劑利用率=從其他部門成功調入資產數量÷本部門年度資產配置總量×100%+調劑給其他部門使用的閑置資產數量÷本部門年度資產處置總量。設中央國家機關部門之間平均資產調劑利用率為N,本部門部門之間資產調劑利用率X按以下方法評分:
①X≥(1+20%)N,且資產調劑均通過公物倉平臺進行的,得5分;
②X≥(1+20%)N,得4分;
③(1+10%)N≤X<(1+20%)N,以及當年未配置資產的,得3分;
④N≤X<(1+10%)N,或當年未配置資產的,得2分;
⑤X<N,得1分;
⑥未通過調劑方式配置資產的,不得分。


資產管理效果指標
(40分)

費用節約情況

(8)辦公設備家具配置費用節約率

8

配置費用節約率=當年實際配置總費用÷(價格標準上限×當年實際配置數量)×100%。分別計算臺式計算機、便攜式計算機、打印機、復印機、辦公桌、辦公椅、書柜、文件柜8類具體資產的配置費用節約率,每項1分。設某部門某類資產配置費用節約率為X,則:
①X≤80%,得1分;
②80%<X≤100%,或該項資產未購置,得0.5分;
③X>100%,或未編報當年配置計劃,不得分。

部門以資產實際數據為基礎,借助中央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服務平臺,自行測算評定績效得分。國管局組織集中評審,通過材料審查、現場檢查和專項抽查等方式,對各部門報送的自評分數進行審核。

(9)單車運行費用率

4

單車運行費用率=本部門平均單車費用÷中央國家機關平均單車費用×100%。分別計算維修保養費用、燃油費用、保險費用、事故損失費用4項平均費用率,每項1分。設某部門某項單車運行費用平均費用率為X,則:
①X≤80%,得1分;
②80%<X≤150%,得0.5分;
③X>150%,不得分。

資產保值增值情況

(10)國有獨資公司保值增值率

1

國有獨資公司保值增值率=年末所有者權益÷年初所有者權益×100%。設國有獨資公司保值增值率為X,則:
①X>100%,計1分;
②X=100%,或沒有對外投資的,計0.5分;
③X<100%,不得分。

(11)國有控股公司保值增值率

1

國有控股公司保值增值率=年末所有者權益÷年初所有者權益×100%。設國有控股公司保值增值率為X,則:
①X>100%,計1分;
②X=100%,或沒有對外投資的,計0.5分;
③X<100%,不得分。


資產管理規范指標
(30分)


配置計劃執行情況

(12)配置計劃數量執行率

5

配置計劃數量執行率=當年實際配置資產數量÷計劃配置資產數量×100%。設某部門配置計劃數量執行率為X,則:
①95%<X≤105%,得5分;
②85%<X≤95%,或105%<X≤115%,得4分;
③70%<X≤85%,或115%<X≤130%,得3分;
④50%<X≤70%,或130%<X≤150%,得2分;
⑤30%<X≤50%,或150%<X≤200%,得1分;
⑥X≤30%,或X>200%,或未編報當年資產配置計劃,不得分。

(13)配置計劃金額執行率

5

配置計劃金額執行率=當年實際配置資產金額÷計劃配置資產金額×100%。設某部門配置計劃金額執行率為X,則:
①95%<X≤105%,得5分;
②85%<X≤95%,或105%<X≤115%,得4分;
③70%<X≤85%,或115%<X≤130%,得3分;
④50%<X≤70%,或130%<X≤150%,得2分;
⑤30%<X≤50%,或150%<X≤200%,得1分;
⑥X≤30%,或X>200%,或未編報當年資產配置計劃,不得分。


資產管理規范指標
(30分)

公務用車管理情況

(14)定向化保障公務用車平均更新年限

3

定向化保障公車平均更新年限=本部門當年更新的定向化保障公務用車累計使用年限÷本部門當年限更新的定向化保障公務用車總數。設部門定向化保障公車平均更新年限為X,以當年中央國家機關定向化保障公車平均更新年限N為參照值,則:
①X≥N,或本年沒有更新定向化保障公務用車的,得3分;
②8≤X<N,得2分;
③X<8,不得分。


部門以資產實際數據為基礎,借助中央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服務平臺,自行測算評定績效得分。國管局組織集中評審,通過材料審查、現場檢查和專項抽查等方式,對各部門報送的自評分數進行審核。

(15)定向化保障公務用車新能源汽車配備率

1

定向化保障公務用車新能源配備率=本部門當年更新定向化保障公務用車中新能源汽車的數量÷本部門當年更新的定向化保障公務用車總數,設定向化保障公務用車新能源配備率為X,則:
①X>0,或本年沒有更新定向化保障公務用車的,計1分;
②X=0,不得分。

政府集中采購情況

(16)辦公家具政府集中采購率

2

辦公家具政府集中采購率=辦公家具集中采購數量÷辦公家具年度購置總量×100%。設辦公家具集中采購率為X,則:
①X=100%,或當年未購置辦公家具的,得2分;
②90%≤X<100%,得1分;
③X<90%,不得分。

(17)辦公設備政府集中采購率

2

辦公設備政府集中采購率=辦公設備集中采購數量÷辦公設備年度購置總量×100%。設辦公設備集中采購率為X,則:
①X=100%,或當年未購置辦公設備的,得2分;
②90%≤X<100%,得1分;
③X<90%,不得分。

軟件資產使用情況

(18)軟件正版化率

1

軟件正版化率=本部門正版軟件數量÷本部門全部軟件數量×100%。設某部門軟件正版化率為X,則:
①X=100%,得1分;
②X<100%,不得分。

(19)軟件國產化率

2

軟件國產化率=本部門國產軟件數量÷本部門全部軟件數量×100%。設某部門軟件國產化率為X,則:
①X=100%,得2分;
②85%≤X<100%,得1分;
③X<85%,不得分。

處置平臺交易情況

(20)辦公家具進場交易率

1

辦公家具進場交易率=當年實際通過處置平臺進場交易辦公家具的數量÷年度應通過處置平臺進場交易辦公家具總數量×100%。設辦公家具進場交易率為X,則:
①X=100%或當年無應進場交易處置事項,得1分;
②80%≤X<100%,得0.5分;
③0≤X<80%,不得分。

(21)辦公設備進場交易率

1

辦公設備進場交易率=當年實際通過處置平臺進場交易辦公設備的數量÷年度應通過處置平臺進場交易辦公設備總數量×100%。設辦公設備進場交易率為X,則:
①X=100%或當年無應進場交易處置事項,得1分;
②80%≤X<100%,得0.5分;
③0≤X<80%,不得分。


資產管理規范指標
(30分)

廢棄電器電子類資產環保回收情況

(22)最低使用年限執行率

4

最低使用年限執行率=本年達到最低使用年限處置的廢棄電器電子類資產數量÷本年處置廢棄電器電子類資產數量×100%。設部門最低使用年限執行率為X,則:
①X=100%,或者當年處置廢棄電器電子類資產總量為0的,得4分;
②95%≤X<100%,得3分;
③90%≤X<95%,得2分;
④85%≤X<90%,得1分;
⑤X<85%,不得分。


(23)環保回收處置率

3

環保回收處置率=本年環保回收廢棄電器電子類資產數量÷本年處置廢棄電器電子類資產數量×100%。設部門環保回收處置率為X,則:
①X=100%,或者當年處置廢棄電器電子類資產總量為0的,得3分;
②90%≤X<100%,得2分;
③80%≤X<90%,得1分;
④X<80%,不得分。

資產管理基礎工作指標
(30分)

制度建設情況

(24)資產清查盤點制度建設情況

1

本部門制定了資產清查盤點制度,年度內開展清查盤點的,得1分。

部門根據資產管理工作實際開展自評,并提供各項評分相關佐證材料。國管局組織集中評審,結合各部門對資產配置計劃、資產決算報告等工作落實情況,以及對資產管理工作重視程度、理論與實踐創新等情況對各部門報送的自評分數進行復核,未提供佐證材料該項評分為零。

(25)資產使用責任機制建設情況

2

本部門建立了資產管理責任機制,得1分;明確指定相關領導為國有資產負責人,并落實資產使用人在資產管理中的責任,得1分。

(26)車改保留車輛使用管理制度建設情況

1

本部門制定了車改保留車輛使用管理制度并組織實施,得1分。

管理能力建設情況

(27)領導重視程度

1

本部門領導重視資產管理工作,年度內有相關批示或講話,得1分。

(28)機構人員設置情況

2

本部門有明確的國有資產管理工作機構,得1分;配備國有資產專職管理人員,得1分。

(29)業務培訓情況

1

本部門年度內召開資產管理工作會、培訓會、座談會等,得1分。

工作落實情況

(30)資產決算材料報送情況

8

按時全面報送機關本級和所屬行政事業單位資產決算材料,得8分;
未按時報送,但全面報送機關本級和所屬行政事業單位資產決算材料,得6分;
未全面報送機關本級和所屬行政事業單位資產決算材料,不得分。

(31)資產配置計劃報送情況

2

本部門按時報送配置計劃,得1分;全面報送機關本級和所屬行政事業單位年度資產配置計劃,得1分。

(32)公務用車管理制度落實情況

4

部門規范建立了車輛使用臺賬,得1分;
部門定期公示用車事項和費用,得1分;
所屬單位落實新能源汽車配備比例要求,本年度配備公務用車中新能源汽車比例超過30%的,得2分,配備了新能源汽車但比例不足30%或本年度所屬單位均未配備公務用車的,得1分,本年度配備了公務用車但沒有配備新能源汽車的,不得分。

(33)資產管理工作落實情況

8

組織完成部門本級房屋資產入賬工作,得1分,組織完成所屬單位房屋資產入賬工作,得2分;
通過資產處置信息公開平臺公開資產處置數量占比超過應公開資產處置總量80%的,得2分,超過應公開資產處置總量50%但不足80%的,得1分;
部門資產管理聯系人發生變動的,及時報送更新,得1分;
積極配合主管部門工作,得2分。

【加分項】
工作創新情況(10分,績效評價總分累計不超過100分)

實踐創新情況

8

通過公物倉平臺進行資產跨地區、跨層級調劑共享,加2分;
部門第一時間組織傳達貫徹《中央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效能 堅持勤儉辦一切事業的實施意見》并提出落實舉措的,加3分;
組織開展所屬單位績效評價工作,加2分;
有其他創新點的,加1分。

理論創新情況

2

本部門年度內通過報刊雜志(如《中國機關后勤》《資產管理動態》等)或網絡發表有關資產管理理論研究文章,每發表1篇,加1分。該項總分不超過2分。


附件2








中央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績效自評表(2022年度)

單位名稱(公章):








一級指標

二級指標

評分點

參考計算值

參考得分

自評計算值

自評得分


資產管理效果
指標
(40分)

人均資產占有情況

(1)人均辦公家具占有率(5分)

-

-

-

-

其中:辦公桌占有價值





辦公椅占有價值





書柜占有價值





文件柜占有價值





沙發占有價值





(2)人均辦公設備占有率(5分)





其中:臺式計算機占有數





便攜式計算機占有數





打印機占有數





傳真機占有數





復印機占有數





固定資產增長情況

(3)辦公家具增長率(3分)





(4)辦公設備增長率(3分)





(5)人均固定資產增值率與同期中央財政收入增長率比較情況(3分)





資產調劑利用情況

(6)資產內部調劑利用率(2分)





(7)部門之間資產調劑利用率(5分)





費用節約情況

(8)辦公設備家具配置費用節約率(8分)

臺式機





便攜式計算機





打印機





復印機





辦公桌





辦公椅





書柜





文件柜





(9)單車運行平均費用率(4分)

維修保養費用





燃油費用





保險費用





事故損失費用





資產保值增值情況

(10)國有獨資公司保值增值率(1分)





(11)國有控股公司保值增值率(1分)






資產管理規范
指標
(30分)

配置計劃執行情況

(12)配置計劃數量執行率(5分)

批復配置數(填寫)





實際配置數


執行率


(13)配置計劃金額執行率(5分)

批復配置金額(填寫)





實際配置金額


執行率


公務用車管理情況

(14)定向化保障公務用車平均更新年限(3分)





(15)定向化保障公務用車新能源汽車配備率(1分)





政府集中采購情況

(16)辦公家具政府集中采購率(2分)





(17)辦公設備政府集中采購率(2分)





軟件資產使用情況

(18)軟件正版化率(1分)





(19)軟件國產化率(2分)





處置平臺交易情況

(20)辦公家具進場交易率(1分)





(21)辦公設備進場交易率(1分)





廢棄電器電子類資產環保回收情況

(22)最低使用年限執行率(4分)





(23)環保回收處置率(3分)






資產管理基礎
工作指標
(30分)

制度建設情況

(24)資產清查盤點制度建設情況(1分)

-

-

-


(25)資產使用責任機制建設情況(2分)

-

-

-


(26)車改保留車輛使用管理制度建設情況(1分)

-

-

-


管理能力建設情況

(27)領導重視程度(1分)

-

-

-


(28)機構人員設置情況(2分)

-

-

-


(29)業務培訓情況(1分)

-

-

-


工作落實情況

(30)資產決算材料報送情況(8分)

-

-

-


(31)資產配置計劃報送情況(2分)

-

-

-


(32)公務用車管理制度落實情況(4分)

-

-

-


(33)資產管理工作落實情況(8分)

-

-

-


【加分項】
工作創新情況

實踐創新情況(8分)

-

-

-


理論創新情況(2分)

-

-

-


合計

-

-

-


資產處長


聯系方式


填表人


聯系方式



中央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績效基礎數據表(2022年度)

單位名稱(公章): 金額單位:元

資產基本情況

項目

本年增加

本年減少

年末

數量

金額

數量

金額

數量

金額

一、總資產




二、固定資產







三、通用辦公設備







其中:1.臺式計算機







2.便攜式計算機







3.打印機







4.傳真機







5.復印機







四、通用辦公家具







其中:1.辦公桌







2.辦公椅







3.書柜







4.文件柜







5.沙發







制度執行情況

2.1配置管理


數量

金額

通用辦公設備家具配置計劃批復



通用辦公設備家具實際配置



2.2使用管理

2.2.1采購管理


當年購置總數

政府集中采購數量

通用辦公設備



通用辦公家具



2.2.2調劑管理

所屬單位調入


其他部門調入+調給其他部門


2.2.3軟件管理

通用軟件

年末數量

正版軟件數量

國內品牌軟件數量




2.2.4車輛管理

數量

費用

運行車輛數

當年更新定向化保障公務用車數

更新配備新能源汽車數

燃油費用

保險費用

事故損失費

維修保養費








2.2.5對外投資


所有者權益年初總額

所有者權益年末總額

1.國有獨資公司



2.國有控股公司



2.3處置管理


本年處置總數

通過處置平臺處置數

環保回收數

達到最低使用年限數


設備類資產



家具類資產



廢棄電器電子類




人員情況

在職實有數


其他人員實有數


附件3

中央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績效自評報告

(模板)

一、績效自評工作開展情況

二、績效自評結果及說明

(一)資產管理效果指標和規范指標得分情況及說明(如自評得分和參考得分存在差異,請予以說明,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

(二)資產管理基礎工作指標得分情況及說明(需逐項提供佐證材料,否則該項評分不予認定)

(三)其他需要說明的事項

預算績效評價主評人能力水平項目根據《關于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意見》和《中央企業綜合績效評價管理暫行辦法》、《關于委托第三方機構參與預算績效管理的指導意見》和《關于委托第三方機構參與預算績效評價業務監督管理暫行辦法》等文件精神,以績效評價行業執業準則為指導,以預算績效評價能力培養為核心,結合績效評價市場需求、應具備的實操能力、專業能力要求設置課程體系,培養專業能力突出、具有良好職業道德、能夠獨立領導和組織開展本單位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應用領域的工作及其各項任務的專業人才,打造特色的績效評價培養體系,幫助政府部門和企事業單位系統、全面地開展全過程績效評價,助力深化全面預算績效管理改革,為實現財政體系現代化和企業治理體系現代化提供人才支撐。